骗子宣称场导仪并不接触水,它通过低频生物波共振技术和AI芯片算力技术,对水进行一定时间的低频共振,改变了水分子的物理性质,把常见的自来水或其他饮用水的振动频率,由110-130赫兹变成了等于或小于7.6赫兹。
那好,我们通过拆解场导仪,看看其内部到底有什么“黑科技”。
拆开后内部的钱很细并且杂乱无章
家人们谁懂啊!拆开这 “场导仪” 直接三观震碎!宣传吹上天的 AI 芯片、黑科技算力,实际内部啥样?电路板像小孩乱拉的电线,元件东一个西一个,比拼夕夕 9.9 包邮的玩具电路还垃圾!
展开剩余77%说能靠低频生物波共振、AI 算力改水分子频率?纯纯把人当傻子骗!就这破铜烂铁组装的玩意儿,连基本电路工整性都没有,AI 芯片怕是只活在 P 图的宣传文案里!骗子敢说有技术?先把内部这堆 “电子垃圾” 圆成高科技啊!明摆着拿 “科技噱头” 当幌子坑钱。
电路板上根本没有AI芯片
从这张电路板的图片来看,能看到一些常见的电子元件。比如,有类似电容、电阻这类基础的无源元件,它们主要起到稳定电流、分配电压等作用;还有一些线圈。整体来看,这些元件组成的电路结构比较简单,没有展现出能实现 “低频生物波共振改变水分子频率” 以及 “AI 算力” 等复杂功能所需的特殊设计和元件配置。
这是 “多用处生物共振场导仪”(型号 JC - 001 )的内部构造图,图里圆形的是线圈,线圈是常见的电磁感应部件,一般用于简单的电磁信号相关功能,像产生或感应特定频率的电磁场 ,但从科学角度看,它根本无法实现宣传中改变水分子频率等功能。
从科学依据讲,水分子振动频率由自身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决定,要改变需极端条件(如超高温高压等 ),《物理化学》等权威教材有相关分子振动理论;且正规科学期刊(如《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无研究证实此仪器能改变水分子频率,这就是利用普通线圈虚假宣传的骗局 ,别被忽悠!
从科学角度来看,场导仪宣传的功能存在诸多漏洞:
关于 AI 芯片和算力技术
芯片功能角度:真正的 AI 芯片,像用于图像识别的英伟达 Jetson 系列芯片,或者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寒武纪 MLU 系列芯片,它们都具备大规模的计算核心、高速的数据处理接口以及复杂的神经网络架构。从场导仪电路板上的芯片外观和整个电路的简陋程度来看,根本不具备这些特征。而且 AI 芯片在运行 AI 算法时,需要庞大的算力支持,会产生大量热量,所以需要专门的散热模块,然而场导仪内部并没有此类散热结构。
算力算法实现角度:实现 AI 算力不仅需要芯片硬件,还需要配套的算法软件。以图像识别中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为例,其运行需要在特定的编程环境下,调用大量的计算资源进行数据的处理和模型的训练、推理。场导仪内部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存在这样的编程环境和数据处理通道,也没有存储海量数据用于 AI 训练的存储设备。所以,场导仪宣称具备 AI 芯片和算力技术,完全是欺骗消费者的虚假宣传。
关于低频生物波共振改变水分子物理性质
水分子固有振动频率:水分子有其特定的振动频率等物理特性,目前没有任何被科学界公认的理论和实验能证明通过所谓的低频生物波共振,就能把常见饮用水 110 - 130 赫兹的振动频率,稳定且显著地变成等于或小于 7.6 赫兹 。水分子间通过氢键相互作用,要改变其固有振动频率,需要极高的能量或者特殊的物理化学条件,绝非这种简单仪器能实现。
缺乏相关实验验证:在正规的学术期刊,如《物理评论快报》《美国化学会志》等国际权威物理、化学类期刊上,从未有关于此类场导仪能改变水分子频率的研究论文发表。而科学界对于新的理论和技术,都是通过大量严谨的实验、同行评议等流程来验证的,场导仪的这种说法没有经过这些科学验证流程。
综上所述,此场导仪实则为不良商家借助消费者对科学技术认知的匮乏,以高科技之名行欺诈之实的手段。其所谓的功能毫无科学依据作为支撑。广大消费者务必要保持高度警惕,谨防陷入此类骗局。
发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源顺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